聯(lián)系人:劉小姐,李小姐,王小姐
Tel:010-62000662,62051209
Fax:010-82036512
Mobile:13701081790
Email:bjqingda@126.com
Web:www.tsingtek.com
QQ:453189731
微信:13701081790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(qū)花園東路32號花園公寓A402室匯總OLED顯示主要優(yōu)勢 分析液晶顯示技術幾大硬傷
匯總OLED顯示主要優(yōu)勢 分析液晶顯示技術幾大硬傷
液晶技術響應時間“硬傷”明顯
等離子電視響應時間僅為0.002毫秒,人的肉眼根本無法感知到所謂的拖影、延遲、畫面撕裂現象,但因為等離子相關**技術掌握在日本松下公司的手中,而松下公司并不沒有開放分享等離子**技術,導致電視廠商只能選擇液晶技術,隨后電視廠商一步步改善液晶技術的拖影問題,從*初40毫秒改善到25毫秒,然后從16毫秒改善至8毫秒甚至5毫秒,然而,即便是5毫秒,其動態(tài)場景下的流暢度也完全比不上等離子技術。
換句話說,時至今日,依舊有不少用戶抱怨液晶電視的畫面不夠流暢,尤其是一些中低端的電視產品尤為如此。說的深入一點,對于電視技術制造經驗匱乏的新型互聯(lián)網品牌而言,響應時間的問題更為突出一些。那么?液晶技術為何會存在響應時間偏慢的問題呢?
液晶屏工作方式注定殘影無法根除
液晶技術無論通過何種手段或技術,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畫面殘影現象,因為液晶分子偏轉需要時間,液晶分子偏轉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方式,液晶分子從接受驅動芯片指令到改變狀態(tài)這一過程所需要的時間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“響應時間”,通俗一點說,無論多么**的驅動技術都無法改變液晶分子需要偏轉工作的事實,響應時間或快或慢,但不可能為零,因此液晶屏的殘影注定無法根除。
液晶本身是不發(fā)光的,需要借助被動光源(背光燈管)才能正常顯示,過去采用CCFL背光系統(tǒng),而近些年則流行WLED背光系統(tǒng),無論是過去的 CCFL背光、時下的WLED背光還是初出茅廬的QLED量子點背光系統(tǒng)都不可避免的會有漏光。而OLED具有自發(fā)光的特性,因此在黑場下不會出現漏光現象,從而提高對比度和畫質表現。
OLED自發(fā)光的物理特性是*主要的原因,黑場顯示如同關機(上圖有LG logo顯示,證明為開機狀態(tài))效果,畫面的層次感、色彩的通透度、細節(jié)呈現等都是LCD無法比擬的。而需要借助背光源工作的LCD,無法實現純黑顯示,畫質表現也就受到了限制。
液晶電視的畫面受到“背光燈”干擾導致沖淡了色彩表現
OLED無需背光,因此色彩可以“原生”的顯示出來。而液晶因為WLED白光燈管的關系,畫面明顯受到背光源的影響,就像畫面被強行打上了一道強光,影響了畫質表現。換句話說,背光燈的存在不僅僅影響液晶產品的黑場(暗部細節(jié))表現,而是從頭到尾都對畫面造成了負面影響。響應時間是液晶技術動態(tài)流暢性的硬傷,而背光燈則是畫質表現的硬傷。
液晶技術從一開始就不是電視技術*佳選擇,只是它更適合市場化,而市場化的成功也不能讓我們無視液晶技術自身存在的短板,其中響應速度和背光系統(tǒng)對畫質的影響是*明顯的兩大硬傷。事實上,如果和公認的次時代顯示技術OLED相比較的話,液晶技術的硬傷遠遠不止這些。
● 關于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
很多人誤以為QLED量子點是一種新的技術,事實上QLED只是一種新型的背光系統(tǒng),基于QLED技術的顯示產品依舊屬于液晶范疇,它的優(yōu)勢在于強化了液晶產品WLED色彩表現不佳的問題(當然也達不到OLED的水平),而漏光現象和拖影現象兩大頑疾依舊存在。
站在顯示行業(yè)從業(yè)者的角度,筆者希望OLED顯示技術能夠得到更多電視廠商的支持,因為它****性,盡管目前成本過高,但和液晶技術一樣,大家一起努力的話,不僅可以快速降低成本,還可以挖掘更多的潛力。*后,我們匯總有關OLED技術的一些物理特性,看完后相信您也會十分期待。
● 匯總OLED顯示技術的主要優(yōu)勢
1,自發(fā)光,純黑黑場表現,不存在對比度一說(無*低亮度值)
2,響應時間比液晶屏快數千倍,絕無動態(tài)殘影現象
3,可視角度無死角,即便是*極端的角度,畫面也不會失真
4,自發(fā)光效率高,功耗相比已經很節(jié)能的LED背光還要更低得多
5,自發(fā)光無需背光源,能夠做的更薄
6,在特殊材質的基板上制造,能夠做到彎曲顯示(柔軟顯示屏)
7,低溫特性出眾,低于零下40°可正常工作,液晶屏無法做到